中銀香港擁清算行優勢 推動香港成人民幣離岸中心

隨着中國金融市場逐步對外開放、人民幣邁向國際化,對一直作為中國與國際市場聯繫人的香港無疑帶來不少商機。中銀香港是香港人民幣業務的唯一清算行,於人民幣業務發展上具備顯著的優勢。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博士指,今後將繼續強化人民幣業務優勢,與本地銀行同業合作促進跨境金融創新,為大灣區建設作出積極貢獻。同時,集團亦將繼續加快東南亞地區佈局,積極將香港人民幣優勢及市場影響力延伸至東南亞市場。

中銀香港是香港最早提供人民幣相關服務的銀行,從1993年開始經營人民幣兌換業務,也是第一家提供自動櫃員機兌換人民幣服務的銀行。2003年12月,中銀香港獲委任為香港人民幣清算行;2009年7月推出跨境貿易人民幣清算服務;2012年6月推出人民幣跨時區清算服務,一步一步將香港發展為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。去年中銀香港離岸人民幣清算額達282萬億元人民幣,佔全球的75%。

攜手深化港澳與內地金融合作

目前香港已能提供全面的人民幣計價金融服務,包括清算、結算、融資、資產管理和風險管理等,中銀香港在其中擔當重要角色,助力多個互聯互通項目成功實現落地。

2020年5月,中央政府發佈了《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》,支持港澳在「一國兩制」下發揮金融體系的獨特優勢,深化港澳與內地金融合作,提升大灣區在國家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持引領作用。

中銀香港是大灣區首家「開戶易」試點行。去年11月新增了以香港手機號碼申請「開戶易」服務,目前開立帳戶的人數已超過10萬。此外,集團旗下的電子支付業務「BoC Pay」,支持用戶毋須於內地開立銀行賬戶,便可於內地多達70多間零售商店消費,甚至能於深圳乘坐的士時支付車資,以及使用深圳地鐵4號線自助票機購票。港人於內地置業,可透過集團的「置業易」,享有以港元最優惠利率計算按揭利息,同時申請前期文件交收工序,亦可一併於香港辦理,方便香港用戶。

隨着大灣區「一小時生活圈」的深化發展,港人前往大灣區各城市消費將更為頻密。鄂志寰博士指,願與香港銀行同業携手合作,共同促進跨境金融創新,進一步滿足日益擴大的民生金融需求。

建構區域網絡 助人民幣成錨貨幣

中銀香港除了積極發展內地與香港兩地人民幣業務,近年亦圍繞「建設一流的全功能國際化區域性銀行」戰略目標,積極推動區域化發展,分支機搆遍及泰國、馬來西亞、越南、菲律賓、印尼、柬埔寨、老撾、汶萊和緬甸,實現東盟全覆蓋。

馬來西亞中行和菲律賓馬尼拉分行被委任為當地人民幣業務清算行;馬尼拉分行協助菲律賓成功發行兩筆熊貓債,並協調當地主流銀行成立人民幣交易商協會,實現兩國貨幣直接交易;雅加達分行、馬來西亞中行推出「薪必達」個人人民幣直匯產品。此外,中銀香港是內地與東盟各國人民幣及小幣種現鈔的跨境調運中心。

鄂志寰博士表示,未來將把握內地推動「本幣優先」和金融市場開放的有利契機,加強東南亞市場培育和推廣;不斷提升中銀香港東南亞機構的人民幣業務能力,協助企業在工程承包、大宗商品及對外投資等過程中使用人民幣,豐富人民幣外匯交易產品,促使人民幣真正成為區域「錨貨幣」;積極將香港人民幣優勢及市場影響力輻射到東南亞,進一步鞏固中銀香港在離岸人民幣業務的領先地位。

把握人民幣國際化機遇 促進跨境資金流動

2019年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,穩步推人民幣國際化,首次將人民幣國際化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,如何協助人民幣「走出去」,成為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的焦點。中銀香港發言人認為,人民幣國際化無疑為本地金融機構帶來商機,但同樣資本項目愈開放,將帶來更複雜的跨境風險管理。

鄂志寰博士表示,人民幣國際化與資本項目開放是金融對外開放的雙引擎,互為補充,可預期流入中國境內的資金呈現快速增長,內地與香港金融機構直接及間接都能受惠;但資本流動既是雙向,有流入自有流出,資本項目開放對金融穩定帶來挑戰。此外,境外人民幣資金長期持續流入境內,一定程度影響了境外人民幣流動性。

支持適度開放外匯進出

鄂志寰博士認為應當適當拓寬人民幣流出渠道,增加人民幣在離岸市場的使用,以充實境外人民幣流動性。隨着境外機構持有人民幣資產規模擴大,迫切需要一個更具深度的人民幣外匯市場,讓境外投資者隨時進行相應的流動性管理及套期保值交易。這突顯了更開放的在岸人民幣外匯市場、更活躍的離岸人民幣外匯市場的重要性。

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,需要為境外機構提供更多便利進入外匯市場,提升外匯市場的交易活躍度。